软实力的锻造问题。从整个行业的硬实力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看,通信业理所当然的在国企系列里名列前茅,但2011年的通信行业,发生了许多指鹿为马的事情。这一切的根源之一在于电信运营商软实力的缺失。通信业的根本是为了民生,一切也应该围绕民生做主题。但现状是,电信运营商在实际举措和惠民服务方面,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的市场推广活动,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。但与实际付出和得到的认可,广大的用户并不买账,反倒在社会上形成了口诛笔伐的相反局面,令电信运营商里外不是。以往,电信运营商太过于执着市场上的表现,在企业行为方面,本质上是运营行为和惠民服务共举,但在具体的行动上,严重的烙上了急功近利的色彩,没有突出惠民的本质,导致了用户对运营商的僵化印象。电信运营商虽然有自己的企业文化,但在放大的社会环境下,却显苍白无力,甚至有空洞的感觉,这固然与整个现实世界的迷惘有直接的关联,电信运营商对波澜起伏的外部变幻,没有切实从自身发生深刻的变革也是诱因。而电信运营商的软实力,应该表现为非物化的一切关系和能力的总和,是电信运营商的基础设施、资本、人员、生产规模等物化表现外的证明。电信运营商的软实力也是整合和运用硬实力的能力,是电信运营商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支撑要素,更是电信运营商最终实现企业运营效能最大化的关键指标。近些年电信运营商在市场上的综合表现可圈可点,但软实力的积累和打造非一日之功,需要贯穿在电信运营商的方方面面,电信运营商更要意识到软实力的重要性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,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·奈首创“软实力”( Soft Power )概念,开始了“软实力”研究与应用的潮流。这一概念的提出,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,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“硬实力”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。正如约瑟夫·奈所言“ 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,但是在信息时代,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”。围绕“软实力”的系列研究,电信运营商应该以一种新型、全面和平衡的发展路径,提升自己的主体综合实力,这不仅是现实给予的课题,也是电信运营商转型的核心问题之一。2012年,电信运营商要把软实力的锻造上升到议事日程,这是重中之重。